透水砖的水泥与砂与增强剂与减水剂要如何配比
发布时间:
2022-05-11 23:57
来源:
对于生产透水砖的面料时,水泥与砂如何配比?水泥与增强剂如何配比?水泥与水如何配比?减水剂要如何配比等等,等等,很多人并不完全清楚明白,造成配比不好,配比不合理,因此造成做不好透水砖。下面给大家讲解分享生产透水砖的各种材料的配比原理和配比方法,弄懂了透水砖面料的配比原理和配比方法后,就不会盲目去配比了,就会比较合理地去配比了,就能做出配比得很好的透水砖面料了。
一、透水砖的水泥与砂要如何配比?
做透水砖由于要透水,因此必须要做得有缝隙,因此水泥不能太多,水泥太多的话就把缝隙填满了,就不透水了,而且质感也不好,表面容易有划痕伤痕;但水泥又不能太少,太少的话又会粘不牢砂子,造成容易脱砂,强度不好,质量不好的问题。
1、检验水泥是多了还是少了的简易方法:
该方法是:用手抓一把搅拌好的干湿度合适的面料,把它握紧握实,然后松开,看看手掌上粘上的水泥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手掌上基本没粘上有水泥或只粘有星星点点,非常少,就说明水泥太少了,或砂子太多了,水泥与砂子的比例偏大了,这样的比例做出来的透水砖会容易脱砂,强度不好,强度不高,需要增加水泥或减少砂子。
第二种情况:如果手掌上粘有一层厚厚的水泥,则说明水泥太多了,或砂子太少了,水泥与砂子的比例偏小了,这样的比例做出来的透水砖质感会没那么好,黑白不分明,颗粒不清晰,表面容易发白和容易有划痕,需要减少水泥或增加砂子。
第三种情况:如果手掌上粘有一层薄薄的水泥,则说明水泥刚刚好,水泥与砂子的比例是对的,这样的比例做出来的透水砖表面基本上看不到水泥,黑白分明,颗粒清晰,表面质感好,石质感强,强度又高,用铁的东西都不容易把它刮花。
2、水泥与砂子的比例
透水砖面料所用的砂子大小通常一般都选用芝麻那么大的砂子,因为这样大的砂子比较好看,也就是直径大约0.5毫米~1毫米之间的砂粒,对应的目数是20目~40目之间。
很多人对于目数与直径的对应关系搞不清楚,其实很简单,1目=25.4毫米,目数=25.4平方毫米上的数量。经过复杂的计算,可以得出常用的目数与颗粒直径的对比表如下:
尺寸:4.75mm 标准目数:4目
尺寸:4.00mm 标准目数:5目
尺寸:3.35mm 标准目数:6目
尺寸:2.80mm 标准目数:7目
尺寸:2.36mm 标准目数:8目
尺寸:2.00mm 标准目数:10目
尺寸:1.70mm 标准目数:12目
尺寸:1.40mm 标准目数:14目
尺寸:1.18mm 标准目数:16目
尺寸:1.00mm 标准目数:18目
尺寸:0.850mm标准目数:20目
尺寸:0.710mm标准目数:25目
尺寸:0.600mm标准目数:30目
尺寸:0.500mm标准目数:35目
尺寸:0.425mm标准目数:40目
尺寸:0.355mm标准目数:45目
尺寸:0.300mm标准目数:50目
尺寸:0.250mm标准目数:60目
尺寸:0.212mm标准目数:70目
尺寸:0.180mm标准目数:80目
尺寸:0.150mm标准目数:100目
尺寸:0.125mm标准目数:120目
尺寸:0.106mm标准目数:140目
尺寸:0.090mm标准目数:170目
尺寸:0.0750mm标准目数:200目
尺寸:0.0630mm标准目数:230目
尺寸:0.0530mm标准目数:270目
尺寸:0.0450mm标准目数:325目
尺寸:0.0374mm标准目数:400目
因此20目的砂子直径=0.85毫米,40目的砂子的直径=0.425毫米,大小大约与芝麻差不多,即0.5毫米~1毫米之间,即20~40目大小的砂子比较适合做透水砖的面料。
另外60目的砂子直径=0.25毫米,可与20~40目的砂子搭配,从20目到40目到60目的级配搭配,要粗的多,细的少为好。一般地20目的占70%,40且的占20%,60目的占10%这样的级配为好。
水泥的目数一般为300~400目,也就是说水泥颗粒的直径在0.04毫米,即等于40微米左右,比20~40目的砂子细了15倍左右。如果砂子的比重与水泥的比重一样的话,那么要在砂子表面薄薄地包裹一层水泥的话,需要八分之一的水泥,也就是说一份水泥可将8份的砂子的表面薄薄的包裹一层水泥。这就是为什么水泥与砂子的比例只能达到最高1比8。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实际生产时要将比例降到1比7以下,通常是在1比5到1比6之间。
3、具体是1比5还是1比6甚至1比7,要看砂子的级配如何。
在20目到40目到60目的砂子级配中,如果是粗的20目的砂子比较多,达到80%以上,细的40目的砂子比较少,只有20%以下,并且基本上没60目的更细的砂子,则就可以调高1比7的高的水泥与砂子的比例,为了保险,把它降一级,也可以达到1比6的高比例。此比例就相当于100斤水泥配600斤砂子,总料=700斤。
但如果20目的粗的砂子比较少,只有20%以下,而40目的细的砂子比较多,达到70%以上,甚至还有60目的更细的砂子,达到10%那么多,则水泥与砂子的比例就要降到1比5以下,为了保险一点还要降半级,即降到1比4.5。此比例就相当于水泥100斤,砂子450斤,总料=550斤。
从以上论述可知,砂子要粗一点就可以多配一点砂子,因此买来的20~40目的砂子粗的要尽量多一点才好。
为什么粗的砂子能够可以多配一点砂子,而细一点的砂子则要少配一点砂子呢?这是因为表面积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同等重量的砂子,粗的表面积较小,细的表面积较大的原因,所以粗的砂子就可以用较少的水泥就能包裹住,而细的砂子就需要用较多的水泥才能包裹住。所以同样那么多水泥,即同样是100水泥,粗的砂子多的砂子就可以下到600斤,而细的砂子多的砂子就只能下到450斤。
对于上一段内容的论述如果难以理解搞不明白的话,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细的砂子就等于砂子的数目比较多,由于砂子的数目多了,所以就需要比较多的水泥把它们粘合起来。这样就容易理解容易明白了为什么细的砂子要放少一点的道理了。
明白了清楚了水泥与砂子的配比原理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砂子情况去合理配比了,就不会盲目地配对了,就会配得比较好了比较对了比较正确了。
以上的水泥与砂子的比例是设定砂子的比重等于水泥的比重所算的理论值,实际生产中,砂子要按体积去量,因为有些砂子会重一点,有些砂子会轻一点,因此要按体积去量才准确,并且实际生产中也是按斗去量比较方便。所以在工厂里都是按斗去量砂子的。
二、水的配比
1、水泥的最低需水量
纯的水泥熟料的水化反应用水量最少要18%以上,即100斤水泥最少要18斤的水才能完成完全水化反应。但由于商品水泥都添加了一些填料,这样它的熟料就没占到100℅了,就只占到60%~90%了,所以商品水泥的最少需水量要比理想水泥的需水量低一点。
一般地325水泥的熟料约占60%左右,425水泥的熟料约占75%左右,525水泥的熟料约占90%左右。
所以不同标号的水泥所加的水是不同的,低标号的水泥所要的水会少一点,高标号的水泥所要的水会多一点。
另外砂子也会吸一点点水,大约是总水量的10%左右,所以100斤水泥大约要加20斤左右的水。具体要加多少水,要以不粘模为准,只要不粘模,就可以多加水,直到它刚好不粘模为止。
由于高标号的水泥熟料多,填充料少,所以做透水砖的面料要尽量用高标号的水泥,以减少水泥中的填料对质感的影响。
有的水泥厂为了让他的水泥白一点,在填料里添加有漂白剂,非常害人,会严重影响黑色的质感。如果你做的透水砖黑色的质感不好,或者容易泛白,就要看看是不是所用的水泥加了增白剂或漂白剂。
为了让水泥能够充分地进行水化反应,通常会加水到高于水泥的最低需水量,即通常会加到水泥的20%以上的水。但水加多了会粘模,为了解决加多水而又不粘模问题,可以用2个方法解决:
第一个方法是进行二次加水,即压模后增加喷雾流程,并且在喷雾的水中添加点减水剂,表面的强度光亮度质感会好很多。
第二个方法是在清洁刷上增加喷气功能,不但每次都把模头清洁干净,而且每次都把模头吹干,这样即使湿一点的料也不会粘模了,面料中就可以多加一点水了,就可以湿一点了,质感效果就会更好了,就会更没粉粉感了,就会更光亮一点了。
2、如何判断水配得对不对?
具体方法可以用手去抓一把搅拌好的面料去判断。当用力握成团,松开手后既不会散开,又不会明显地粘住手,就说明水配对了。如果松开手后一点都不成团,是松散的,那就水太少了。如果松手后,粘住手,那就水太多了。
三、增强剂的配比
无机的水泥增强剂,比如硬亮剂,是以水泥为准来计算的,因为增强剂是与水泥起反应起作用的,不是与砂子起反应起作用的,所以增强剂要以水泥为准来计算添加量才对的。
对于纳米级的无机增强剂要与水泥进行全面反应则必须布满于水泥颗粒表面。经过复杂的计算演试与实验,得出所需要的固含有效的增强剂的添加量,最少要在3%以上。由于有效成分不可能100%,这样就需要多加一个点,为4%以上。又由于水剂含有一半以上的水,所以水剂实际的添加量要达到8%以上效果才好。
这样在水泥颗粒表面包覆有一层薄薄的纳米硬亮剂以后,水泥颗粒的表面就变光亮变坚硬变鲜艳了。当添加量再增加一半以上,比如增加到15%以上,水泥颗粒表面就包霞一层比较厚的硬亮剂了,这样水泥会变得更光亮更坚硬更鲜艳了,甚至有玉的感觉了。
为什么水泥不光亮呢?把水泥颗粒放大来看,可以看到水泥颗粒的表面是很毛糙的,是很不光滑的,这样就明白了水泥为什么是不光亮不鲜艳的、粉粉的、不耐磨的了,需要把它包裹光滑才会光亮鲜艳耐磨,才会没有粉粉感的了。
图片
这是加到20%硬亮剂的光亮鲜艳效果的彩砖,可以看到它有玉的感觉了。
四、减水剂的配比
减水剂的原理是减小颗粒表面的排斥电荷,从而增加亲水性润滑性致密性流动性分散性,从而实现减水而增加强度与密实效果的目的。因此计算减水剂的添加量是以总量的表面积来计算才是对的,才是正确的。所以单按水泥的量去计算是不对的,是错误的,应该把骨料也要计算进去,即要把水泥与砂子加在一起的总重量来计算。
第一代的减水剂主要是脂肪酸类的减水剂,这类减水剂已于三十多年前就淘汰了,基本没人用了。
第二代的减水剂是三聚氰胺类的减水剂,也在十几年前淘汰了,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了。
第三代的减水剂是现在我们常用的聚羧酸减水剂,现在基本上用的都是这种了。现在我们说减水剂,如果不特别注明,不特别说明,都是指聚羧酸减水剂了。
好的浓的含量40%以上的聚羧酸减水剂母液,一般添加总量的千分之三那么少的添加量,就可以取得减水率50%以上的减水效果,就可以取得很好的致密性与流动性了。
对于透水砖面料来说,通常添加总干料的3‰左右就行了。但如果骨料比较细,则由于骨料的表面积增加了,则要适当提高一点添加量。
通常100斤水泥配砂量在450斤~600斤的情况下,减水剂母液配1.6斤~2.1斤左右就行了。
透水,水泥,砂子,标准,尺寸,配比,减水剂,增强剂
推荐新闻
2023-06-21
2023-06-20
2023-04-10
2022-07-01
2022-06-27